買衣服褲子注意的地方 NET UNIQLO 迪卡儂 品牌差異 成衣大賣場 菜市場切貨 量販店 比較
我是那種不追逐潮流,衣服穿到破掉後還會縫紉修補,直到不能補了才會買新的人。所以想知道這些品牌衣耐不耐穿、挑耐穿的衣服該注意什麼、一直穿到最後不能穿的衣服會變成怎樣,可以看這篇。
以前我大學的時候對衣服什麼都不懂,只想買便宜的,不會去買品牌店的,都是去成衣大賣場門口掛的一件100的雜牌衣。
出社會後率先入手的品牌衣就是NET,摸起來質感比成衣賣場滑順穿起來也比較舒服,但是穿幾年後成衣賣場的還很耐穿不變形,NET卻嚴重變形不得不丟,POLO釦子左右布料鬆的不一樣,穿起來歪斜還看得進去,連縫紉機都救不了,但成衣賣場的還是能繼續穿。
UNIQLO的褲子也是比成衣賣場的版型好看又舒適,可是幾年後UNIQLO的褲子不但褪色還褪的不均勻,最後大腿和膝蓋處破裂,縫補過又從縫線四周繼續裂,不得不丟,但成衣賣場的還是依舊耐穿不變形。講究那些縫線有什麼用呢?
衣服雙縫線看似比單縫線更耐穿,但實際上T恤穿到最後不外乎就是領口變波浪、變形(肩膀、胸前布料拉鬆脫紗),想救有也救不了,問題幾乎都不是出在縫線上。
反倒是縫線如果爆開脫線靠手縫或縫紉機修補還能繼續穿,反而不需要太在意,只要買的時候檢查衣服有沒有露出線頭,線頭拉了會不會一直鬆開,如果不會的話就沒關係了。
還有檢查布料縫線有沒有離布邊太近的,拉扯看一下。有一次我在家樂福買胸罩,洗兩遍才發現罩杯的縫線就在布邊,內部鋪棉都裸露了拿去退貨居然退成功。還有一次是女內褲下方的褲襠布和表布縫線太接近布邊,導致洗幾次後擋布布邊就裸露出表布,還從那邊越破越大。這種靠手縫頂多就把布撐開硬讓它有交接,不然就多縫幾針靠縫線撐著,補的非常醜,還好都是穿在裡面的。還有一次是在水湳市場買了100元的半短褲,洗一次就褲管從縫線裂開,仔細看發現布邊貼近邊緣且容易散掉,菜市場不可能退換貨,自己用縫紉機縫補,穿了兩三年都沒再破,倒是後面屁股的地方起毛球。
另外開始自己學煮飯後,逛菜市場發現有時有賣切貨的衣服一件才50元,或是二手衣也是50元,不可試穿,買錯不退換,可遇不可求,質料不輸雜牌衣,CP值蠻高的。
以前我大學時候還沒有涼感衣,防曬穿薄外套都覺得悶熱不舒服,薄外套是家人買的,夏天熱到不想穿外套出門,常常都選擇擦防曬乳,但防曬乳雖然不會曬傷還是會曬黑。後來出社會後有一次兼職工作時外套被偷走了!第一次在迪卡儂買了超薄的遮陽外套,穿起來不悶熱,穿過就回不去了!防曬乳幾乎都不用了!放到過期還用不完!可是才穿三年就破掉了!是我以前穿過的外套裡最不耐穿的!當初買的時候就很皺,越穿越皺。想再去迪卡儂買一樣的已經沒有了!於是買了類似的。
總結,這些專櫃品牌衣版型好看、布料舒服,但幾乎都不耐穿,反而成衣店的雜牌衣、菜市場賣的工廠到閉關店的切貨,反而便宜又耐穿。
衣服穿到自然破掉、變形,不介意穿起來比較醜的話,可以用手縫或縫紉機修補,只是穿到變形或破掉的衣服,修補後很容易再從修補的地方繼續損壞,頂多只延長多穿幾個月。一件衣服縫縫補補過三四次也撐不過一兩年。除非是新衣服不小心勾破等外力造成的損壞不是自然損壞,把破的地方補一補還能再戰好幾年,比較值得花心思修補。
我寫衣服穿搭類文章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