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低飲食外食法-自助餐 快餐 少油少糖少鹽吃法
被醫師提醒要少油、少鹽、少糖的病患,如有胃炎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,又不能自己在家煮(不會煮或家裡沒廚房),三餐吃外面要怎麼控制飲食呢?
首選是挑健康餐盒的店,如果家裡附近沒有,或吃膩了!想換點口味。
常見的自助餐店是第二選擇。但是不是隨便夾都可以,要懂得判斷。
自備餐具
這些自助餐店通常都是免洗餐具,日常外出吃飯的話,建議自備餐盤(夾菜)、2~3個碗(盛飯、喝湯、洗菜汁)、一個小杯子(裝飲料)、一瓶開水(洗菜汁)。另外準備一個大袋子把這些餐具裝起來。
餐盤我喜歡用有格子的那種,讓每道菜的菜汁不會互相沾染,例如你夾了一道比較油膩的菜,跟另外兩道比較清爽的菜,如果有格子隔開,可以確保清爽的菜吃的時候還很清爽,不會沾到油膩的菜的油脂和醬汁。
吃完如果沒地方清洗的話,就稍微擦一下帶回家洗。
我遇過有店家有提供水槽和洗碗精,客人洗手沒關係,但在那邊洗餐具就會被趕,感覺很差。
食物比例
肉類1份、3份不同的蔬菜、白飯一碗。
蔬菜我通常會選一道綠色的葉菜,兩道不是葉菜的菜。
不是葉菜的菜,例如:瓜類、菇類、蛋類、豆類、紅蘿蔔、蕃茄、椒類(青椒、甜椒、青龍)、筍類。
讓整盤的菜餚充滿很多顏色,綠色、紅色、黃色、褐色、紫色等等,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營養,很多顏色代表營養均衡。
其中南瓜、芋頭、玉米(玉米筍不算)、地瓜、馬鈴薯,雖然在自助餐店算是一道菜,但其實它跟飯一樣都是澱粉,如果你夾了,營養上不算一道蔬菜,而且你添飯時要扣掉這些澱粉類食物的體積,少盛一點,不能添滿一碗,不然會攝取過多的澱粉。
夾菜少菜汁
食物的油、鹽、糖含量最高的就在它們的調味料中。
因此夾菜盡量挑上層沒有泡在調味料醬汁裡的,可以避免吃進過多的油、鹽和糖。
不挑醬汁為主的重口味料理
這種料理就是用非常重的調味料蓋掉原本食物的味道,其實主要都在吃調味料。
通常表面被濃郁的醬汁包覆或染色,例如:糖醋排骨、三杯雞。
滷的越不入味越好
滷味類用大量的醬油,也是高鈉,盡量不要選。
真的嘴饞想吃的話,偶爾就好。
如果滷的黑黑的,太入味反而攝取過多的鈉。
盡量挑滷不夠久,顏色淡淡的,沒有泡在醬汁裡的。
滷雞腿的雞皮盡量剝掉不吃,雞皮本身很油,又吸收高鈉的滷汁,不吃比較健康。
先炸再滷的料理,如:滷排骨、油豆腐,也是高油高鈉,不要選。
不挑炸的
尤其是粿粉油炸的,熱量爆表。
真的嘴饞想吃的話,偶爾就好。
挑掉粿粉的麵皮、雞皮,減少攝取的油量。
另外先炸在炒的料理也不要選,例如炒茄子,表皮有漂亮的紫色,通常是先炸再炒,熱量非常高,不要選。如果茄子沒炸過直接炒會發黃,暗沉,視覺上不好吃的樣子。
盡量挑清蒸、水煮料理,少或無沾醬
蒸煮類的食物料理過程可以不用加油,會比較健康。沾醬能不沾就不沾,就算真的要沾也沾一點點,有味道就好。
不挑肥的蒜泥白肉
蒜泥白肉雖然是水煮的肉類,但若是用很肥五花肉,熱量還是非常高!如果是瘦肉就可以。可以不沾醬吃最好。自己淋醬油的話,倒在旁邊不要直接淋在肉上。要吃的時候沾一點點就好,覺得味道不夠在多沾一點點,不要一次沾很多。醬料能少吃就少吃。
炒青菜類不一定清淡
葉菜類很吸油!正常炒青菜,青菜吸了炒菜的油,菜汁仍然可以很清爽。看自助餐盤下方沉澱的菜汁是不是很多油,如果很多油,葉菜表面又很油亮,代表它油多到葉菜吸飽了還有剩,所以熱量非常高。如果這家自助餐每道菜都這樣建議換一家吃。
不挑加工食品
盡量不要選看不出原型的食物,如:香腸、甜不辣、米血、貢丸、火鍋料、百頁豆腐。
不過涼拌豆腐、豆干、蒟蒻倒是可以。
夾的菜涮白開水吃
準備一個碗倒白開水,把夾的菜都在白開水裡涮一涮再吃,洗掉表面的油脂和調味料。
所以自備一瓶白開水去,除非店裡有提供飲水機。
飯不淋滷汁
滷汁高鈉,覺得太乾可以配開水或無糖茶喝。
飯一次添好一碗,吃完即可,不再添飯,確保一餐的營養不多也不少。
以前我習慣裝一點點飯,吃完再加,吃完再加,直到吃飽,想說這樣才不會浪費,其實這樣吃反而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的飯。
不喝店內提供的有糖飲料
自助餐最常見的飲料就是冬瓜茶和甜的麥香紅茶。喝了就多攝取了不必要的糖分。
可以自己帶開水或泡無糖的茶配著喝。
我不是醫生也不是營養師,就是以病人及病人家屬是怎麼給病人吃的經歷做分享。
本文收錄至 櫻本舖養生保健網
留言
張貼留言